4/01/2007

黑格尔小传(1)

Hegel
就 其破坏能力和严峻后果而言,罗伯斯庇尔可以和康德相匹敌;说到意志的狂放和抱负的远大,拿破仑则可和费希特并肩。但是,找不到一个可以和黑格尔同日而语的 人;确乎如此,因为法国的政治生活还没有造就出一个人物,像黑格尔那样坚定地继承了前辈的事业。黑格尔的哲学思想最充分地反映了欧洲十八、九世纪之交所发 生地根本变化。
——海涅
黑格尔是一个德国人,而且和他的同时代人歌德一样,拖着一根庸人的辫子。歌德和黑格尔在各自的领域中都是奥林波斯山上的宙斯,但是两人都没有完全摆脱德国庸人的习气。
——恩格斯
黑格尔和孔子不一样,他的生平相对他的思想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但对于了解他的思想,知道他的生平还是有必要的。

少年时代;文科学校时期
1770 年8月27日,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出生在斯图加特(Stuttgart),家里人都叫他威廉(Wilhelm)。他的父亲Georg Ludwig(1733-1799),出生在图宾根(Tübingen)一个国家公务员和牧师的家庭,是符腾堡(Württemberg,德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公 国,首府是斯图加特)财政部门一个普通税务官员。母亲Maria Magdalena Louisa (1741-1783)出身斯图加特的一个富裕的家庭,公国最早的一些神学家、律师和高级官员都来自这个家庭。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有足够的能力教育黑格 尔拉丁文的基础。他们于1769年9月29日结婚。黑格尔是他们的长子。
Hegel's mother and father

1777年,黑格尔进入文科学校。在黑格尔8岁时,他最敬爱的老师勒夫勒 (Löffler)送给他全本德文本莎士比亚全集。至于黑格尔少年时期看过没有,不得而知。但这个时期他爱不释手的是一部庸俗乏味的小说《索非游记,从默 墨尔到萨克森》,这是一部模仿英国家庭小说描写七年战争(1756-1763,又叫法国和印第安人战争)时期东普鲁士市民生活的小说。黑格尔的这种平庸的 爱好也许就和咱看韩剧差不多吧,呵呵。在希腊作家中,黑格尔喜爱的有柏拉图(Plato)、苏格拉底(Socrates)、荷马(Homer)和亚理士多 德(Aristotle)。黑格尔醉心于希腊悲剧,欧里庇德斯(Euripides)和索福克勒斯(Sophocles)。年少的黑格尔甚至还以散文的形 式翻译了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ANTIGONE),大学时期又以诗歌形式重新翻译了一次。他读过希腊文的《新约》(NEW TESTAMENT)和荷马的《伊利亚特》(ILIAD)。在拉丁作家中,他喜欢的有Livius、西塞罗(Cicero)和Epictetus,他也翻 译了一些他们的作品。他喜欢的德国作品有歌德(Goethe)的《少年维特的烦恼》(WERTHER),席勒(Schiller)的《斐爱斯柯》 (FIESKO),莱辛(Lessing)的《拿单》(NATHAN),Klopstock的MESSIAS和Hippel的LEBENSLÄUFE。在 德国哲学家中,黑格尔研究了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的PHAEDON和沃尔夫(Wolf)的《逻辑》(LOGIC)。黑格尔还学习了希伯来文,英文,也许还有法文。Hegel's birth house in Stuttgart

黑格尔喜欢的游戏是象棋和纸牌。这个时期还染上了吸鼻烟的习惯。

1783年,在黑格尔13岁时,黑格尔经历了他人生的第一次悲剧,他深爱的母亲去世了。

从1785 年6月26日到1787年1月7日,黑格尔的主要作品是持续了18个月的日记,都是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但是,更重要的是,黑格尔喜欢做笔记和摘录,它们 被记在活页上,然后按照经典作家、新闻、哲学论文、文化史、算术、几何、应用数学、物理学、道德规训、心理学等等归类,并按字母顺序排列。所有摘录都放在 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些文件夹将伴随哲学家一生。

除了被动的学习,黑格尔也有一些文章,如《论古代诗人的若干特征》,《论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宗教》。黑格尔崇尚古典,对古代语言和古代诗人,更重要的是对古希腊思想,毕生倾慕不置。

Digg!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