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2006

哲学的用处——《哲学问题》读书札记1

哲学有什么用?这句话,至少可能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类似于彼拉多的“真理是什么”,一种是的的确确不明白。这里指后者。严格的说来,“有用”这个词是要 讨论的。这使得“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本身成了一个哲学问题。这里就按哲学提供了什么知识来促进了人类的生存状况理解吧。另外,追问“有用”似乎隐含着 这样的假设,即,没有用的东西其存在就是不合理的。记得伯努利家族有一个(谁我忘了)在给傅立叶的一封 信中曾批判过关于数学有用没用这个问题,他最后说数学只是“为了人类心智的荣耀”,我感觉到这里似乎确有一种贵族式的高傲,但是它至少告诉我们“有用”并 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正就像基督徒研究神学,可以说是为了上帝的尊容,或出于对上帝的爱,又如小孩煞有介事的观察蚂蚁搬家,小猫围着自己的尾巴打转一样, 不关“有用”的事。

其实注意到这些现象是很有趣的,很少有人问物理有什么用,linux有什么用,摄影有什么用等问题。物理学在二战和 二战后发挥的作用是如此巨大,比如原子弹,激光,半导体等等,不论是不是学物理的,恐怕都不会有人问。linux,对于知道的人来说,作用是如此显而意 见,已经不成问题了,而对于不知道的人,他又怎么能对他不知道的东西提问呢?至于摄影,这是个爱好问题,只听到有人问“你喜不喜欢摄影”。而哲学呢,既不 像物理学那样直接影响了人类社会,也不像linux那样作用如此直接明显,又不像linux那样基本只为部分人士知道,稍微有点文化的人,都可以谈哲学, 更不像摄影那样是个“爱好”问题,因为哲学要回答的问题太重大了,很难轻松对待。而且,这个哲学史吵吵闹闹的,就没个确定的结论,当然让人怀疑,是不是吃 饱了撑的?

正如前面讨论过的,“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多少有点奇怪的地方就在于同样的问题很少发生在科学的身上。但是公正的说,历史上 哲学真的就没有发挥作用吗?马克思的理论,你说这是口号也好,真理也好,谬论也好,历史难道不是结结实实的被影响了吗?“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 力量”,这是历史所表明的哲学的用处。那么,为什么哲学总是会要面对这样的质问呢?(但同时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二战以后哲学书籍出现畅销的情况却是以 前所没有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哲学对于自己的问题没有确定性的回答。 注意,这并不是说哲学结论模棱两可,而是说哲学的结论并不像科学结论那样能够取得普遍的同意(虽然有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无赖长毛智力有限,不服王 化,隧成今日哲学之混乱局面,罪莫大焉)。翻翻哲学史就知道了,整个就是不断的争吵,从西元600多年前就开始,一直吵到现在,也没有个大家都同意的结 论。虽然黑格尔说这样看哲学史是不对的,要从矛盾发展的角度去看,要把整个哲学史看作哲学的展开,但毕竟也只是一家之言。因此,哲学虽然产生过影响,但他 不同于科学的影响。罗素在《哲学问题》中说,

... 因此,现在所以要推荐研究物理科学,与其说根本原因在于它对学生的影响,不如说在于它对整个人类的影响。这种实用性是哲学所没有的。除了对于哲学学者之 外,如果研究哲学对别人也有价值的话,那也必然只是通过对于学习哲学的人的生活所起的影响而间接的发生作用。因此,哲学的价值根本就必须求之于这些影响。

虽 然我认为罗素完全将哲学的影响归结于个人行为过于偏狭,但是哲学的影响的确是基于人与人之间的同意。这与科学不同,科学发现的规律不需要等到你同意才发生 作用。而哲学不行,我可以不接受你这一套哲学,而且可以列出充分的理由,哪怕这个理由在他人看来多么荒谬,因为这个理由对于他个人也许真的是合理的。对于 哲学的这个性质,我觉得更好的表述,或者更本质的表述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党性的理论。

按照罗素的意见,哲学的不确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哲 学的价值也恰恰在于这些不确定性。罗素大概是按照问题的性质来进行这个划分的。这个性质就是问题具不具有解决的可能性。第一个方面是对于那些可能被解决的 问题来说的,第二个方面是对于那些不可能被解决的问题。先说第一个。罗素说,

哲 学和别的学科一样,其目的首先是要获得知识。哲学所追求的是可以提供一套科学统一体系的知识,和由于批判我们的成见、偏见和信仰的基础而得来的知识。但是 我们却不能够认为它对于它的问题提供确定的答案时,会有极高度的成就。... 因此,哲学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不但是真实的,而且还是明显的:有了确定答案的问题,都已经放到各种科学里面去了;而现在还提不出确定答案的问题,便仍 构成为叫作哲学的这门学问的残存部分。

西方哲学开始于泰勒斯的一句话,万物源于水。这句话“的重要性在于他直截了当的提出哲学问题, 在回答问题时不牵扯神话中的事物”。泰勒斯继承了神谱中对于世界“做某种解释的愿望”,同时“以理性代替幻想,用智慧代替想象,摈弃超自然的动因作为解释 的原则,而以经验的事实作为探究和解说的基础”。到伽里略说"the language of God is mathematics"时候,现代物理学继承了哲学以自然解释自然的传统,抛弃了对于世界的式因和目的因进行解释的任务,规定了自己的问题和研究方法, 从哲学中脱离出去。但是哲学在物理学中的作用并没有消失。下面是爱因斯坦的两段话,论述了哲学在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它帮助我们摆脱各种成见和偏见。

"I fully agree with you about the significance and educational value of methodology as well as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So many people today - and even professional scientists - seem to me like somebody who has seen thousands of trees but has never seen a forest. A knowledge of the historic and philosophical background gives that kind of independence from prejudices of his generation from which most scientists are suffering. This independence created by philosophical insight is - in my opinion - the mark of distinction between a mere artisan or specialist and a real seeker after truth.

"How does it happen that a properly endowed natural scientist comes to concern himself with epistemology? Is there no more valuable work in his specialty? I hear many of my colleagues saying, and I sense it from many more, that they feel this way. I cannot share this sentiment. ... Concepts that have proven useful in ordering things easily achieve such an authority over us that we forget their earthly origins and accept them as unalterable givens. Thus they come to be stamped as 'necessities of thought,' 'a priori givens,' etc. The path of scientific advance is often made impassable for a long time through such errors. For that reason, it is by no means an idle game if we become practiced in analyzing the long-commonplace concepts and exhibiting [revealing, exposing? -Ed.] those circumstances upon which their justification and usefulness depend, how they have grown up, individually, out of the givens of experience. By this means, their all-too-great authority will be broken."

当 然并不是所有的物理学家都这样认为,虽然杨振宁好像说过物理研究到最后是哲学之类的话,但他对哲学在物理研究中的作用并没有做出什么肯定。我想这并不重 要,哲学在物理学研究中的地位这个问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哲学在批判成见,偏见和信仰不可否认的作用,怀疑和批判是哲学的基本特征,在哲学面前没有什么是 可以无条件宣称自己是真确的,上帝也不行(笛卡尔虽然论证了上帝的存在,但是这个论证本身把上帝放在了第二位,第一位是人类理性的裁断)。关于哲学的第二种不确定性,其所处理的问题都与人类有重大深刻的关系,

有 许多问题——其中那些和我们心灵生活最有深切关系的——就我们所知,乃是人类才智所始终不能解决的,除非人类的才智变得和现在完全不同了。宇宙是否有一个 统一的计划或目的呢?抑或宇宙仅仅是许多原子的一种偶然的集合呢?意识是不是宇宙中的一个永恒不变的部分,它使得智慧有着无限扩充的希望呢?抑或它只是一 颗小行星上一桩昙花一现的偶然事件,在这颗行星上,最后连生命也要归于消灭呢?善和恶对于宇宙是否重要呢?或者它们只有对于人类才是重要的呢?这些问题都 是哲学所设问的,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不论答案是否可以用别的方法找出来,看来哲学所提出来的答案并不是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其真确性的。

关于这些重大问题,有些哲学家认为是可以有真确的看法的。不过罗素持否定态度,他说

因此,我们要再一次说明,哲学的价值必然不在于哲学研究者可以获得任何一套可明确肯定的知识的假设体系。

虽然没有确定的答案,罗素认为我们关于可能性的知识却括大了,

哲 学虽然对于所提出的疑问,不能肯定告诉我们哪个答案对,但却能扩展我们的思想境界,使我们摆脱习俗的控制。因此,哲学虽然对于例如事物是什么这个问题减轻 了我们可以肯定的感觉,但却大大增长了我们对于事物可能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知识。它把从未进入过自由怀疑的境地的人们的狂妄独断的说法排除掉了,并且指出所 熟悉的事物中那不熟悉的一面,使我们的好奇感永远保持着敏锐状态。

正是这种关于可能性的知识,使得我们解除了心灵的禁锢,摆脱了个人狭小的圈子,廓然大公,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因此,罗素得出结论说

哲学冥想就是一条出路。

只 要心灵已经习惯于哲学冥想的自由和公正,便会在行动和感情的世界中保持某些同样的自由和公正。它会把它的目的和欲望看成是整体的一部分,而绝没有由于把它 们看成是属于其余不受任何人为影响的那个世界中的一些极细琐的片断而产生的固执己见。冥想中的公正乃是追求真理的一种纯粹欲望,是和心灵的性质相同的,就 行为方面来说,它就是公道,就感情方面说,它就是博爱;这种博爱可以施及一切,不只是施及那些被断定为有用的或者可尊崇的人们。因此,冥想不但扩大我们思 考中的客体,而且也扩大我们行为中的和感情中的客体;它使我们不只是属于一座和其余一切相对立的围城中的公民,而是使我们成为宇宙的公民。在宇宙公民的身 份之中,就包括人的真正自由和从狭隘的希望与恐怖的奴役中获得的解放。

关于哲学的冥想的自由和公正如何成为行为上的公正,如 何就成了公道和博爱,罗素并没有在这本书中论及,我不清楚。而且,冥想在现实面前有多大的作用,我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思想和行为脱节甚至相悖,这并不是很 少见的现象。这冥想算不算是逃避现实呢?当然,逃避也是一条出路。而且,作为思考哲学的人是不可能完全摆脱历史的局限的,哲学家也不可能真正成为宇宙的公 民,即使在精神上,因此对于现实的各种偏狭和成见,也不能完全采取超然的态度。但不管怎么说,正是哲学的这种不确定性所揭示的巨大可能性成为人类历史中非 常革命的因素,为人类的进步指引了方向。

Digg!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