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07

礼乐与先秦诸子(上)

周公制礼,礼崩乐坏

都说中国是礼仪之邦(不知道此说是从谁开始的),可见礼在中国的重要性。

中国有个词语叫行周公之礼。记得看 《黄金时代》的时候对于王二经常和陈清扬敦伦一事不甚了了,后来才知道,敦伦就是行周公之礼,行周公之礼就是行房。这件事,可以叫交配、性交、媾合、行 房、做爱、敦伦、行周公礼等等。再比如死,有死、卒、崩、薨、去世、作古、安息、挂、葛儿屁。虽然只是换个说法,但含义是大不同的。这里面有生物和人文的 区别,有伦理的区别,情感的区别,文化的区别。比如说某人告诉我某某死了,或某某葛儿屁了,或某某安息了,我就知道这人对死者是报什么态度。当然,这也许 不过是个说法,事情还是那个事情,换个说法并不重要。但是,先不说人的事情和人对事情的认识是紧密关联的,也不说没有这个人对事情的认识就没有所谓“人的 事情”,至少在先秦这不仅仅是一个说法的问题。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并不是说那个时候大夫可以逍遥法外,而是说贵族和庶民是那个界限分明的社 会阶层,礼是贵族的行为准则,刑是庶民的行为准则。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孔颖达做疏说“‘刑不上大夫’者,制五刑三千之科条,不设大夫犯罪之目也。……。张逸云:‘……其有罪则以八议议其轻重耳。’”用现在的说法就是,那个时候法律分两套,贵族那套叫礼,庶民的那套叫刑。在我们看来这是不合理的,那是因为我们已经接受了《人权宣言》中关于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用现在的西方的观念去理解中国古代,会遮蔽了真相。在古代,如果对大夫用刑,就是非礼。非礼在当代已经变成性骚扰的代名词,在古代含义深广得多,可不是小事,我们慢慢说。

古代贵族有子弟学校,开设六门课 程,就是六艺,其中有两门就是礼、乐。以前听老师说这个的时候,我就很羡慕古代的孩子,他们真幸福,只要会说谢谢你、没关系等,再唱唱歌就可以了,真是又 轻松又好玩。如果是这样,那礼崩乐坏就不算什么大事了。事实上,这个现在看来很无关紧要的东西在周代却是事关社稷的大事,是周的立国之基。

周是中国一个重要的朝代。《诗经·大雅·文 王》说“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是说周虽然是旧有的国家,但(因为文王新其德)肩负着上天的使命。《史记》说周的祖先名叫弃,是帝喾的元妃姜原所生。帝喾 是黄帝的后代,后羿射日的事就发生在他的时代。黄帝是姬姓,姬与姜姓世代婚姻,到后来周代也还是这样,所以他娶的女子姓姜,姜属炎帝这一支,这正是炎黄子 孙说法的来历。姜原是个贪玩好奇的女子,到野外踏青,看见一个巨人的大脚印,就好奇,便踩了上去,结果就怀了孕。那个时候没有技术打掉,只好生出来。但姜 原觉得这孩子不吉利,就把儿子扔在了一个小巷子里,结果发现牛马都不去踩他,姜原一看丫的死不了,就准备扔到林子里去,却恰好碰见很多人在林子里,于是就 扔在阳沟里的冰上,结果有鸟飞下来用羽翼温暖这孩子,姜原于是被震撼了,觉得她生的这个孩子恐怕是神的儿子,就不再扔他了。所以他名字就叫弃。弃从小就爱 农业生产,成了个农业专家。后来尧发现他是个人才,让他管理农业,大概就是农业部长,号后稷,这大概就是他的官名,所以后人就称他后稷。后稷的后代有段时 间放弃了农业,跟游牧民族鬼混在一起。后来出了个人叫公刘,恢复了后稷的功业,在豳(在今陕西省内。那句“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就出自《诗·豳 风》的《东山》篇)这个地方立了国。后来又出了个人叫古公亶父,也是个农业专家,当时有游牧民族来进攻豳,古公为了不让人民受伤害,就带着豳人到了岐山 (后来刘备拷贝了这一行为),建了国。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周的农业很发达,政治也很清明。到了文王,已经开始准备进攻商了。文王向东经营了南北两条线,一 条出潼关,在太行山脉南麓不远,经营黄河下流,目标指向太行山脉南麓的朝歌,一条出武关,沿长江、汉水直到淮水,经营南方国家。按钱穆的观点,这两条线是 周的生命线。后来武王沿第一条线灭了商。其后穆王西征是第一条线的扩大,昭王南征是第二条线上的扩展。

按钱穆的观点,封建从周朝开始,第 一次封建是武王克商,分封弟子功臣于两线,对殷形成包围。殷虽然灭了国,但其影响还很大,周不能完全消灭,只能怀柔。第二次是周公平乱之后,迁殷人回成汤 故地,宋。两线上的国家重新调整,向东扩展到了海边,对宋形成包围。这第二次封建的关键人物是周公,周公完成了封建。

周公是中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孔子老了,有一天喟然长叹“俺老了啊,周公啊,俺好久没梦到你了啊!”(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周公是个什么样的人,让孔子如此魂牵梦萦?孔子说自己“俺是不搞文学创作的,俺讲的都是过去的老事情”(述而不作。《论语·述而》)。那他述的是什么呢?正是周公制定的周礼。礼在周之前就有了,有夏礼,有殷礼,但是就是在孔子时候,资料已经不全了,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论语·八佾》)。那我们就从周公开始说礼。

周在建国初期,国家并不稳定。武王在克殷第二年就驾崩了。周公摄政。周公行四,老大是把狐狸精都迷倒的大帅哥伯邑考,老三是管叔,老五是蔡叔,老八是霍叔。管叔觉得自己在情理和惯例来看都比周公更适合为王,于是和蔡叔、霍叔联合(此三人就是三监,监视武庚的,武庚是纣王的儿子,也封了国,好像就在朝歌) 野心勃勃武庚并若干小国、少数民族部落发起了叛乱。周公于是亲自东征,平定了叛乱,重新分封诸侯国。这就是周的第二次封建,经过这次封建周的势力范围大大 扩大了。文王当年经营的南北两条线,现在就像两条长长的手臂将殷的后代,宋,牢牢的抱在了中央。封建大势形成。天下大定之后,周公继续辅助成王直到王成 年,归还政权。在周公那个时候,兄终弟及是合法的,并不算篡夺,这也是为什么管叔叛乱的一个主要原因。而且据《周书》记载,“武王谓周公曰:‘乃今我兄弟 相及。’”,所以周公有完全的理由继承王位。但是周公没有这样做。周公有大功于天下,却勤勤恳恳的辅助成王,甚至在成王对他怀疑疏远他的时候依然不离不 弃。为什么?问题的关键不是周公这个个人具有怎样的美德,关键的是,周公这样一位居高位有大功有大德的人,用具体的行为为国家确立了一项重要的制度,父子 相及,这是周的基本制度,周公勉力建立和维护的就是这个制度,这是立国之基。这个制度的成文法就是礼。周公的行为取得的效果,这就像美国国父华盛顿死活不 第三次连任,其后果就是其后继者无人敢于也不能够实现第三次连任,为什么?连华盛顿那儿都没有先例,名不正言不顺,政治上无法立足,哪怕你有天大的功劳。 周公之后,如果有非嫡子继承王位,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诸侯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勤王。推而广之,对于各诸侯国,如果那个国家出现非嫡子继承爵位,其他国家就可 以正大光明的去干掉那个新继任者。推而广之,如果某个家里,如果非嫡子取得了继承权,其他家就可以干涉(如果没记错,周代所谓家,是指大夫,庶民是无所谓 家的)。这样,国家就可以长治久安了。汉朝有个重要的事件叫白马盟誓,刘邦当时斩白马与大臣盟誓,“非刘姓王,天下共诛之”,其性质、其效果和周公辅成王 是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每一次关于立长还是立贤都会形成激烈的辩论的一个重要原因。王国维说,“殷人兄终弟及,周人父子相传,封建制度从父子相传 制来。”封建是周的国家制度,这制度的基础就是宗法,宗法的核心就是血缘关系,宗法的形式就是礼,就是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里记载了齐景公和孔子的一番对话,公问孔子施政方针,孔子就说了前面16个字,公说,“你说得对啊,如果不是这样,我就算有米,也享受不到啊。”不过景公虽然明白道理却不去做,国家最终被姓陈的取代了。

周公不仅在行为上确定了礼,周公还 亲自制定了周礼,前面说到的敦伦就是周公制定的。孔子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周礼从夏商两代发展而来,更加完备,有丰富的文化内 涵。俺啊,还是相信他。可见,礼到了周代,发展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了,内容非常丰富。比如你的门前几根柱子,上什么颜色都是有规定的。比如我们开头说到的 死的各种说法,也是不能随便用的,乱用就是非礼。再比如前面说的敦伦,说敦伦这是在干人事,说交配,这是畜生在干事。但如果不是夫妻之间干这事,这就不是敦伦,这叫野合,野合就是非礼。这就是孔子说的“郁郁乎文哉”的意思。文者,人文也。但不管这个礼怎么文采飞扬,其实质始终是指向宗法的。当然,进一步抽象的来说,可以说礼的实质是人伦。《周易·序卦》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一言以蔽之,礼者,序也。非礼者,乱也。日本的黑泽明拍了一部电影叫《乱》,我想就是这个意思。

周礼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历史高点。以它为核心的文明充分的浓缩了中国这个建基于大河的农业宗法社会的方方面面。周取得这样的地位,与他王族世代基本都是农业专家大概是分不开的。

宗法的宗者,就是宗庙,“宗庙里祭 祀辈分的亲疏,规定着贵族间地位之高下。宗庙里的谱牒,即是政治上之名分。”(钱穆《国史大纲》),钱穆的这句话指明了宗庙对于周代国家的重要性。红楼梦 描述贾家祭祀的情况,那个严肃阿,可见一斑。大祭的时候天子要和诸侯一起打猎(这也就是为什么射、御是六艺之一)。然后是天子祭礼,然后就是大家一起宴享宴享就是吃饭,中国人讲究吃,这个吃也是祭祀的一部分,也是在表现天子和诸侯、诸侯和诸侯之间的名分(具体我不清楚),所以,祭祀的宴享可也不是小事啊。临祭的时候有歌颂,有祈祷,颂词等等。这里,诗和乐出现了。

千万不要小看祭祀。且不说祭祀在每个民族那儿都很重要,也不提前面关于宗庙牌位的重要性,在周代,祭祀,天子除 战争外唯一的和所有诸侯一起聚会的时候,是天子和诸侯、诸侯和诸侯之间再次明确各自名份,联络感情的最重要的场合。这个聚会的重要性比起现在我们的人大会 议,其重要性有过之而无不及。再比如说“宰相”两个字,其实是祭祀的时候两种官职,主持宗庙的是“宰”,主持礼的是“相”。在古代,进入皇家的宗庙做事, 都是根正苗红的皇亲国戚。魏晋时候显赫的谢家就有好几代人在宗庙就业。祭祀的时候当然少不了乐。从现代发现的原始部落来看,那些原始社会的人想要和神沟通 的时候就会跳一些特别的舞蹈。艺术从宗教活动中来,应该是没有异议的结论。所以,乐者,祭祀也。

说 到这里,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我们说到四个了,书其实也和祭祀有关,要记载祭祀的情况,天子做了什么,诸侯来了哪些,做了什么,还要写颂词等 等。书者,史也。钱穆说上古只有一种文化,就是礼,只有一门学术,就是史。至于数,我怀疑也和祭祀有关。祭祀的时候绝对少不了问鬼神吉凶。问鬼神,自然少 不了占卜或占筮。商人是一个信鬼神的民族,他们用龟壳占卜。周人不太信鬼神,他们搞祖先祭拜。不过受商影响,也用龟壳占卜,不过很多时候他们用耆草筮(用 龟是卜,用草是筮)。龟壳占卜成本很高,据说乌龟年岁也长的越好,千年王八万年龟嘛,龟壳用了一次就不能用了,因为要在上面烧洞。周人对易做了简化修改,改用耆草。这个草好像也不太容易找,不过好歹比龟便宜。卜筮 是要用到算术的。德国的莱布尼兹看到中国的八卦,很受启发,搞了个二进制的算术机器出来,是现代计算机的遥遥先驱。说到这儿,我们可以说古代所谓六艺,都 和祭祀有密切的关系。其实想想也很自然,上古在竹条上刻字,好歹也是个体力活,不容易,而且用来刻字的竹条肯定预先还要经过处理,也不便宜,那个时候的人 当然不能像我们这样随便拿张纸或新建个电子文档就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写上去,写当然只能写最重要的事情。可以说,周代的祭祀比我们的黄金周更有拉动内需的 作用,简直就是经济发动机。

中国有句成语,叫“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正是孔子说的。子贡评价孔子“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是什么事让这样的一个人愤怒到了“不可忍”的地步呢?这件事情就跟乐有关。这件事记载在《论语·八 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孔子这句话说得非常重,他说,如果这件事都可以忍受的话,这世界上还有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忍 受的呢?佾是舞列,八佾是天子才能用的(具体我不清楚),诸侯是六佾,大夫是四,士是二。每一列的人数据说和佾数相同。季氏是鲁国大夫,用天子之乐,孔子 非常生气,当面质问。至于生气的后果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并不严重。但孔子生气是生得很哲学的,很深刻的。这虽然看上去是件小事,是一个大夫家事,但孔子却看 到这是在根本问题上触犯了周的国基,是礼崩乐坏的征兆。“知几其神乎?”此后不久,周威烈王承认瓜分了晋国的三晋,赵、魏、韩的合法地位,给三个晋国的大 夫以公侯的爵位,天子的非礼标志着战国的开始,春秋的礼崩乐坏的完成。取代姜齐的田齐(田氏本姓陈)自然也是底气十足。鲁国也被三桓统治,如果我没记错的 话,三桓后来又被他们的家臣架空。到战国开始的时候,不仅王室衰微得不行了,几个传统的中原大国,晋、齐、鲁(鲁是周公的封地,历来是各诸侯的精神领袖) 全都被自家的大夫瓦解了,卫也是重要的大国(卫者,京畿屏障也,当年封这个国就是为了监视殷人,守卫京畿),不过这个时候好像早已经被晋干掉了。春秋开 始,诸侯侵凌天子,春秋结束的时候,大夫侵凌诸侯。到了战国,封建进一步瓦解,大夫的势力又被下面的士和庶民所瓦解,中国逐渐走向了平民化、官僚化、帝国 化。

说到现在,我们差不多明白了些,孔子说他出生的那个时期(春秋末期)礼崩乐坏是什么意思。礼乐,根本所指是祭祀的事情。“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说文》中说:“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很可能,礼和祭祀的乐一样都起源于沟通人神这一目的。春 秋开始于平王东迁,王权衰微,霸政开始。说道霸政,不要以为霸就是不讲理,霸政就是搞篡权。霸政开始于齐桓公,他采纳了管仲指定的基本国策“尊王攘夷”。 后来郭嘉拷贝了这一方法,给曹操制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基本策略,不过二者内涵性质都是不一样的了。这项国策正是要在王权已经衰微的现实情况下维护周 公制定的基本制度,这制度的表现就是礼乐。所以孔子对齐桓公、管仲的评价都非常高。孔子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匡,就是正,一匡天下,这个评价很高。接着孔子又说“要是没有管仲,我现在就是野人了。”(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汉服右衽,胡服左衽。右衽,就是系衣服的时候,右边压在左边上。我们现在早已不束发了,再看看自己扣扣子的方向,恩,我们现在就是“披发左衽”了。想想我的卷发,说不定我有较多的胡人血统,那披发左衽也没什么了:-)。关于管仲,顺便提到一下他的“仓廪实而知礼节”,我认为,他对礼的看法和孔子是有着根本不同的。春秋末期,霸政衰微,霸政是社会对礼崩乐坏的一项自我修补措施,霸政的失败,意味着传统礼乐的彻底崩溃,于是有了战国纷争,百家争鸣。在后面诸子部分,我们会看到,诸子虽然是百家争鸣,但其核心都是对礼抱不同的态度,取不同的解释。

礼乐者,神人、人伦、次序。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一言以蔽之,礼崩乐坏,道德重建。



订阅到抓虾

没有评论: